(1)强化学习培训,明确工作方向。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责任督学集中学习领会《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四川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四川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实地核查工作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等文件精神。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市、区专家来昭开展专题培训,同时组织各片区督学前往已创成县区“取经”,熟悉最新政策要求,把准阶段性目标、重点环节,确保督导及时高效。2024年以来,印发政策汇编资料40余册,组织13名专职责任督学参加集中培训学习4次,邀请市、区专家培训2次,外出参观学习2次。
(2)强化过程督导,及时查摆问题。制定《昭化区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督导工作方案》,制作《昭化区学前教育督导工作手册》,对照国家和省级督导评估细则,聚焦评估核心指标,组织责任督学采用“巡视、访谈、反馈、指导”的方式每月入园开展督导1—2次。巡视聚焦幼儿活动场所查看、玩教具核实、图书配备检查,并了解游戏教学内容。通过访谈教职工和家长,查阅过程管理档案资料,对园舍建设、常规管理、保教质量、安全维稳、社会认可度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诊断,找出问题短板,填写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指标达标情况表》。建立核查情况和达标情况台账,及时召开督导反馈会,下发督导意见书,提出改进意见建议。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学前教育督导33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专项督导2次,现场发现问题23个,协调解决问题17个,提出合理意见建议50余条。
(3)强化问题整改,提升工作质效。坚持问题导向,按轻重缓急,认真分析研究问题产生原因,督促并指导园所制定出责任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完成时间和阶段性成效,及时整改销号。做实跟踪监督指导,采取“四不两直”形式,不定期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创建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提醒、约谈或通报;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进行通报表扬,遴选典型经验在区内宣传推广。每轮督导结束后,系统梳理全区园所一般性、共性、个性及其他重点问题,形成督导报告,努力提升创建工作质效。2024年以来,进行问题整改“回头看”3次,发放整改通知5份,遴选典型经验3个,形成督导报告6篇、督导记录7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