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乡村小微学校,国光小学紧紧围绕“幸福园丁”三年成长计划,因校制宜构建了“一中心四环节”教师成长培养样态,点亮乡村教师成长之路。
一、校本教研为核心,筑牢专业根基。
国光小学立足校情,精心构建了“1学2上3观4讲”的校本教研体系。每月一次的课标研讨学习,让教师们深入钻研课标,分科定人定章节解读,提升了对课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学期两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成为教师们检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舞台;半月一次观看全国优秀教师课堂实录、一月一次观看自己课堂实录以及一期一次外出观摩学习,让教师们在借鉴中提升教学策略与效率;通过讲教材分析、讲教学失误、讲出彩分享和讲外出培训学习心得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环节协同发力,全面提升素养。
(一)沉浸式跟岗,汲取名师经验。2019年起,学校创新实施青年教师分批次沉浸式跟岗县内名师模式。每次不少于一周的跟岗时间,让教师们深度融入导师工作,全面学习教学、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秀经验。截至目前,已有30余人次学科教师前往新老县城小学跟岗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带回了先进理念与方法。
(二)“双师型”青蓝工程,助力师徒共进。学校构建“双师型”青蓝工程培养制度,书记、副书记任思政导师,培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学骨干任业务导师,指导教学工作。通过一月一次的谈心谈话、思政学习、班主任工作交流,以及对教案书写、作业批改、课堂教学技巧的全方位帮扶,确保师徒在实践中共同成长,使“青蓝工程”充满实效与活力。
(三)全员读书活动,涵养教育情怀。秉持“让读书的人引领学生成长”理念,学校组织教师一年至少阅读两本文学与教学类的书籍。教师们按时完成读书打卡与期末成果展示,读书绩效纳入成长记录袋,作为进阶评优依据。近两年,全校教师共读教育专著12部、非教育类书籍50余册,阅读不仅丰富了教师教学理念与育人智慧,更提升了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弘道追求,让教师在书香中成长为学思并行的幸福教育者。
(四)班主任素养培养,打造班级管理精英。学校推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每年春季期末集中学习期间,德育处牵头开展竞聘,青年教师围绕治班理念、带班策略等多维度展示,择优上岗并颁发聘书。同时,以“一月一主题”形式开展“班主任大讲堂”,从治班理念、带班策略、班级建设、家校共育等各方面强化培养,促进经验交流与问题解决,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