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兼山大讲坛”为依托。剑阁中学“兼山情韵·相约星期三”大讲坛是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倾力打造的系列讲学活动,旨在更新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培养一批研究型、专业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学校每月抽一到两个周三晚上邀请省内外教育知名人士或校内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兼山书院开设讲座。自2023年11月17日首次讲学活动以来,“兼山大讲坛”共开设18期,辐射教师258人,其中青年教师113人,青年班主任31人。
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大力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形式安排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水平突出的教师为“指导教师”,以每年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包括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从其它学校调入的教师)为培养对象,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通过传、帮、带、导、提、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青年老师的师傅每周指导备课、上课1—2节,听课1—2次。青年新教师则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学期与学生同做一张试卷、上一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的论文、命一套试题和听一定量的课。学校以一年合格像样,二年成型好样,三年称职榜样为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让其站好讲台,最终登上舞台,发挥辐射引领的作用。
以培养高考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为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做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确立了高考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培养“2+2”模式,即2名青年教学能手+2名青年新教师。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个途径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使其逐步成为省市县骨干教师。目前,青年骨干教师中已培养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县级及以上赛课获奖21人。
以教师业绩档案为评价标准。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为每一位新进青年教师建立了五年业绩档案,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记录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对于工作中的优点,鼓励继续发扬光大;对于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存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