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小草中的能量都能被兔子吸收利用吗?”12月19日上午,在苍溪中学高二·26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课堂上,青年教师蒋园园以主题活动调查导入课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学生们饶有兴趣主动融入学习,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听课教师纷纷为蒋园园构建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高效课堂竖起大拇指。
自苍溪中学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以来,学校通过市县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多样化科研与培训活动等,共同培育教师队伍发展的沃土,助力一批教坛新秀崭露头角。苍溪中学教师队伍改革仅是名校引领、联合教研、名师示范、比武练兵、多向发力促进县域教师队伍从专业成长走向生命成长的一个缩影。
“立足当下、瞄准未来,苍溪县教育系统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唤醒教师心中的潜力,激励着广大教师奋力奔跑,不断激发教育跨越式发展动能,提升群众对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的满意度。”苍溪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伏建林说。
联合教研 优势互补激发内驱力
12月12日,东溪小学联合高坡小学、黄猫小学、桥溪小学、双田小学开展“全力以‘复’ 同研共‘习’”教研活动,5所学校骨干教师围绕高效复习课作深入研讨,最终在学生参与度、知识框架、重难点突破、课标测评要求等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与其他4所学校骨干教师研讨,对我接下来开展的复习课很有帮助。我将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方法带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去,服务学生。”双田小学教师许江川深有感触地说。
不仅是教师线下联合教研,全县教育系统充分利用数字化教研,根据不同学区、学校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联合教研模式,破解农村小微学校因单人单班而缺少同伴互助、相互学习提升难的瓶颈。
东溪学区教研员李周国介绍:“我们学区有10所学校,分学段学科开展联合教研中使用统一备课平台和交流平台,形成学区备课大课表,统一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保证各学校教师都能按时参加线上研讨、线下集中备课,打破学校空间限制,实现教师线上交流共同成长。”
除学区联动研修外,还开展校际间线上线下互补研修、跨学区联盟研修、教育集团研修,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效解决农村学校优秀师资缺乏、优质资源匮乏等问题。
名师示范 借智借力提升素能
12月中旬,全市50余位名师汇聚永宁小学,参加2024年国家省教师培训广元市统筹项目——小学全科教师跟岗培训,教师们深入课堂观摩研习,碰撞教育智慧,深度交流、共同提升。
“一直以来,苍溪县注重名师示范引领,先后成立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室37个,选聘县级学科首席教师21人,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师、首席教师的专家引领作用。”县名师办主任龚超介绍。
选优配齐专兼职教研员,充分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送培送教,落实“种子”教师培养计划……苍溪县名师办统筹全县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教师力量,培训培养学校和学区的改革先锋、教学能手和教研骨干,带动身边教师共同进步。
不仅通过身边的名师引领,还借智借力东西部协作,依托余杭、泸州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定期开展专家引领、案例剖析、互访观摩等活动,构建校校结对、教师互派、学生互育、资源共享等平台,推动教育帮扶由“输血”向“造血”、单向供给向双向协同转变。
比武练兵 搭建舞台以赛促进
12月上旬,江南初中开展第二届“学本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探索“三学三导”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力。
“活动开展以来,课堂氛围焕然一新,学生课堂积极性明显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江南初中校长王斌林表示,“‘三学三导’是我们教育转型探索的关键一步,教师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苍溪县按照“全员参与,共同提能,名优示范”理念,建立“校—学区—县”三级赛课制度,制定教师职级良性晋升通道,畅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渠道。各学段每年组织一次全员教学大比武,所有教师必须参加校级初赛,推优参加学区复赛、县级决赛。全面实施“青蓝工程”,开展试题命制大赛、作业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全方位竞赛平台。
近年来,全县先后培养国家级名师4人、省级名师19人、市级名师72人、县级名师159人。
如今,全县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区域内乡村学校变强、城区学校更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面对未来,苍溪县教育局局长邓敏言语铿锵:“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深耕教育沃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