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良好校外培训消费环境,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广元市教育局提醒广大家长,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警惕校外培训消费陷阱,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常见的校外培训消费陷阱有哪些?
1.长期课程优惠多?——不,预付费用退款难。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长期上课,用“买一赠一”“限时优惠”“组合套餐”等优惠活动诱导消费者预缴超一年甚至几年时间的课程费用。但是,一旦消费者因课程不符合预期效果或培训机构经营出现问题等原因而要求退费时,往往遇到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或被拖延退费的情况。
2.微信缴费真方便?——不,卷款跑路阻挡难。一些培训机构为规避资金监管,要求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将培训费用直接交给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而消费者为图方便、省事,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缴纳培训费用,且在缴费后不主动索要发票。殊不知,以这种方式缴纳的费用很可能没有进入公司账户,预收费用得不到有效监管,如果收款人“卷款跑路”,缴纳的费用可就很难再要回来了。
3.格式合同不用看?——不,霸王条款侵你权。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制定合同的优势地位,将“报名后概不退课”“因消费者个人原因未在约定时间上完课程的不予退款”“培训机构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教师”等写入格式合同,并告诉消费者“合同都是这样的,不能修改”,部分消费者不认真看或者轻信合同不能改,就在合同上签字。以致于,当消费者因为教师频繁变更或者学生个人原因想退课或者补上未上课程时,培训机构就以消费者自愿签字承认合同内容为由拒绝退费或补充课程。
4.“保过”“涨分”效果好?——不,虚假宣传必不少。一些培训机构在广告中宣称授课教师毕业名校或者任教名校、培训经验丰富等,只要来参加培训保证能“通过”“涨分”,以此迎合消费者想提高成绩的迫切心情,目的是吸引生源。事实上,有的培训机构宣传的名师与实际上课的老师不一致,有些“名师”“专家”并没有相关认证材料,而且培训的效果受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类“保过”“涨分”宣传既不科学又违反《广告法》“不得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之规定。
5.无效包退有保障?——不,手续多来周期长。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提高竞争力、争抢生源,打出“不过包退”“无效退款”等旗号,让消费者打消顾虑、吃上“定心丸”,购买动辄几万块的培训课程。实际上,当消费者发现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想退费时,培训机构却百般抵赖、拒绝退款。有的辩称退费要走内部审批流程,可流程一年半载都走不完;有的把责任推给招生老师,辩称是老师的个人行为;有的干脆不回复玩失踪,消费者虽然可以到法院起诉,但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
如何避免校外培训消费陷阱?
1.查验资质,选择合法机构。消费者如需培训,一定要查验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合法资质。一个合法的培训机构要么同时具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要么同时具有《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并且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也只能在审批机关所在县区开展培训活动。同时,消费者在查验证照时,要仔细看两个证照上登记的名称是否一致,避免有的机构使用不同名称的证照误导消费者。合法机构可以通过各县区公布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或者“彩虹钥匙”APP查询。
2.谨慎缴费,使用“彩虹钥匙”。消费者在购买培训课程时,要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或者与机构约定“先学后付”,拒绝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超出60个课时或超过5000元的费用。并且通过“彩虹钥匙”APP或微信小程序缴费、确认“消课”和退费。“彩虹钥匙”是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家长端,预收的培训费将全额进入平台监管账户接受监管,培训完成后经家长确认方能划转培训费,可防止发生“卷款跑路”等问题。切忌向机构负责人或老师缴纳费用。同时,请拒绝“培训贷”,防止落入消费陷阱。缴费后,务必请培训机构开具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3.细看合同,签订规范文本。消费者在缴纳培训费用前,一定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仔细阅读合同 条款,尤其是对培训内容、培训期限、课程安排、收费金额、退费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要逐字阅读,对不合理的内容要提出意见并再次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签字。切勿听信虚假广告宣传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提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和其他消费陷阱。
4.理性辨别,切勿轻信宣传。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不要轻信培训机构、营销人员关于组织考试、保送名校、帮助择校、确保涨分、通过考试、不过包退、无效退款等明示或暗示性承诺。对于培训机构的“名师”“专家”等师资水平、“限时优惠”“赠送课时”以及培训业绩等广告宣传,需提高警惕,一定要认真了解辨识后再做决定,切勿冲动消费,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进行校外培训消费维权?
消费者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缴费发票、支付截图、电子合同的完整截图等票据资料以及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作维权凭据。当产生退费等纠纷时,消费者可先根据合同内容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也可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学科类培训请向所在县区教育部门申请,文化艺术类培训请向所在县区文旅部门申请,科技类培训请向所在县区科技部门申请,体育类培训请向所在县区体育部门申请)。如经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