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聚焦“学有优教”“教有优校”“校有优师”“学在广元”等,深入实施教育强基提质工程,推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教育发展合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次教育强基提质推进会,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教育工作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重大问题和困难。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严格控制面向学校的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统筹协调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围绕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争取乡贤会、商会、协会、慈善机构等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强化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动力。推进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改革,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增强学校办学活力。落实“双减双规范”政策,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效。深化区域“三级教研”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常规视导,推行“四不两直”方式听课制度。稳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持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数字校园。深入实施东西部教育协作交流,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扩大合作交流办学“朋友圈”。
强化资源保障,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学前普惠扩容提优行动。推动中心镇公办幼儿园达标建设,将城区幼儿园、大豪博爱幼儿园、羊木镇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实施义教优质全域覆盖行动。三年内完成金堆初级中学新建、水磨沟镇小学等新(改扩)建。力争将朝天二小、之江中学等3所学校建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抓建一批书香校园、文明礼仪、阳光体育、劳动教育、教育科研等常规管理样板示范校,2024年将我区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实施普高多元特色发展行动。推进落实朝天中学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持续提升初中毕业优质生源留朝比例,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艺术特长生,升级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实施职高双达标并进行动。全力完成职高双达标建设目标,推进普职融通实验班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打造旅游、财会等特色专业,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强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加强革命理想和爱党爱国信念教育,健全“基础+兴趣+专业”德育课程体系,精细实施朝天“十美”德育活动。打造区域研学实践精品路线。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化体育健康锻炼,引导学生掌握1+X运动技能,探索推进在条件适合的学校实施游泳、武术、体操、冰雪运动、机器人运动项目进校园。重视美育灵魂熏陶,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形成“教会、勤练、常赛、常展”氛围,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常态开展艺术社团活动,实施好中小学学生艺术素养监测。加强劳动实践教育,整合朝天区一二三产业领域各类资源,打造一批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示范学校,遴选一批省级以上劳动教育精品课例,将朝天区创建成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区。
强化铸魂提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坚持师德第一标准。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常态化开展法纪警示教育、师德主题教育、师德承诺践、评先树优等活动。深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工作,规范教师流动调配管理,完善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常态化机制。精准教师培训培养。加强国家省市三级培训项目管理。创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研修,2025 年前完成全员轮训。继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实施“青蓝工程”。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用好安身工程、安心工程等政策,解决好教师在校住宿问题。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教师荣休制度,推动全区教师队伍持续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