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苍溪县教科局对唤马小学传承地方非遗文化“唤马剪纸”校本化课程建设进行调研。唤马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42人,学生547人。
唤马剪纸源起三国时期,发展至今已1700多年。1999年,唤马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7年,“唤马剪纸”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收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地方非遗文化“唤马剪纸”校本化课程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一)唤马剪纸的悠久历史
苍溪县唤马镇原名竹林溪。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张飞镇守阆中前往汉中途中,于竹林溪驻骑小憩,因品酒赏艺丢失坐骑。张飞在竹林溪边呼唤走失之马。后人遂称竹林溪为唤马溪。当时的民间艺人以剪纸的形式记录下张飞醉酒赏艺、竹林唤马等故事。又因张飞长相威猛,农家妇女手撕张飞形貌贴于门框以驱邪避恶,后逐渐演化为最初的唤马剪纸,传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多年来,唤马剪纸形成了李氏、仲氏、刘氏、苟氏等特色鲜明的众多流派。
唤马剪纸因其材料简易、工艺简单深受老百性和民间艺人的喜爱,在记录农业生产,美化居家生活,祭祀悼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材料的原因,其收藏价值、经济价值远远不能与根雕、泥塑等民间技艺相提并论。所以,上世纪70年代以后 ,唤马剪纸面临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的窘况。唤马小学教师李自鹏是唤马剪纸的李氏传人。在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自鹏老师培养了大批剪纸爱好者和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使得唤马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样式,享誉省内外。
(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唤马小学提出了“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育人理想,将唤马剪纸纳入学校艺术特色和学生的艺术特长的范畴。但是,剪纸进校园、入课堂的举措,并未得到人们的支持,引来的尽是非议。唤马小学地处农村。农民把孩子送入学校,都有着自己最原始、最朴素的想法,渴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剪纸能让他们的愿望实现吗?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拿孩子们的未来开玩笑。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剪纸教育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近年来,唤马小学默默坚守,力排众议,挖掘剪纸历史,开展剪纸教学研究,努力传承剪纸文化,确保了唤马剪纸依然留存于世,传承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人人有责,学校作为传承文明、文化的重要场所,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近年来,结合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唤马小学深挖唤马剪纸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唤马剪纸课程资源,推进唤马剪纸教育校本化特色发展。
唤马剪纸特色课程建设的发展目标。学校剪纸教育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唤马剪纸人文魅力,丰厚唤马剪纸文化底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唤马剪纸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唤马剪纸课程资源,优化唤马剪纸传承策略,拓展唤马剪纸传承路径,壮大唤马剪纸传承队伍,培养更多的剪纸文化爱好者和民间艺人,打造剪纸特色校园文化,剪出特色,剪出精彩,探索唤马剪纸的育人功能,以剪养德、以剪启智、以剪尚美、以剪促劳、以剪健体。
将唤马剪纸纳入校园文化外显范畴。近年来,学校以校园风貌打造为契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在校园风貌中植入唤马剪纸元素。先后建成了唤马剪纸作品陈列室、唤马剪纸文化艺术长廊、“唤马剪纸班级文化墙”等唤马剪纸艺术宣传展示阵地,开展了标识、标牌制作融合剪纸艺术创意活动,鼓励师生用自己的剪纸作品美化教室、寝室、楼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师生走到哪里都能接受剪纸艺术的熏陶,都能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
将唤马剪纸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唤马剪纸进入校园伊始,学校就一直致力于开发唤马剪纸校本课程。1984年集结印制了《剪纸》《我要学剪纸》等校本教材初本;1994年出刊了《川北剪纸报》和《校园剪纸》联体报,在川北地区推广。2004年组建了以教师为成员的唤马剪纸历史及现状调查小组。大家走村串户,访问民间老艺人、党政老干部,查阅苍溪县志,历时半年,形成了“唤马剪纸历史及传承谱系”,编写了《刀尖上的艺术》唤马剪纸校本课程读本。2008年谱写了以弘扬唤马剪纸文化为主题的《唤马》和《唤马剪纸》歌曲,在全镇范围内广泛传唱;2012年编印了《纸上有马可唤来》校本课程读本,印制了《唤马剪纸画册》。2018年9月,学校在广泛征集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后出台了《唤马剪纸教学指导实施意见》。在“意见”指导下,对原有唤马剪纸校本教材进行了完善,编印了《唤马剪纸》高、中、低三段教材。
推进唤马剪纸进课堂。唤马剪纸进课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剪纸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配备专职剪纸课教师。全校所有年级每周设剪纸课一节。二是剪纸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学校自2018年开始,开启了剪纸与历史、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的研究。在道德与法制课上,同学知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创作品,以剪纸的形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在《语文》课上,学习古诗《春望》时,老师布置了请你设计剪纸纹样表达古诗内容的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开展深层学习。2020年11月,唤马小学校与川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联合举办了“学科教学融合的剪纸”研讨活动,学校教师所做的《当剪纸遇上语文》的专题讲座及现场课例得到了广泛好评。
开展唤马剪纸实践活动。学校组建了唤马剪纸工作坊和剪纸社团,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坚持每期举办一次校园剪纸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剪纸文化艺术节,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剪纸拌靓生活”的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同学们与家长一道自制剪纸作品美化居家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师生唤马剪纸的创作热情。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唤马小学全体师生主动作为、创新思维,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与全国人民一道用自己的方式,庆祝重大节日,既培养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020年新冠肺炎袭卷全国。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展开了一场抗击疫情伟大战争。唤马小学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的同时,用时近两个月,创作了“同心战疫
剪绎大爱”系列作品,先后在苍溪县同心广场、广元市文化局、广元市非遗中心展出。该系列作品2020年6月在四川省福宝美术馆展出,其中八幅作品被四川省博物馆收藏,并成为国家文物局重点推介项目。
开展唤马剪纸教育研究,为学校文化的发展壮骨活血。上世纪八十年代,唤马剪纸进入校园并传承,得益于李自鹏老师个人的长期坚持。但非遗文化的传承仅凭个人力量远远不够,加强种子教师培训已成必然选择。本世纪以来,学校就将教师的剪纸技能作为教师基本功培训重要内容,提出教师必须学会唤马剪纸技能的基本要求,坚持至今。学校先后与川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元利州中学、广元实验小学、苍溪县实验中学等学校结成教研联盟,定期开展教研互动、教师互派、技能互学活动,在川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剪纸爱好者和种子教师。
2018年5月13日至17日,唤马剪纸传承人罗宝宁在苍溪县教师进修校、苍溪社区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上,对全县90名美术教师和剪纸爱好者进行了培训。2018年11月8日学校承担了国家开放大学“长征带”非学历项目“唤马剪纸”传承培训现场。
国家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以《唤马剪纸艺术在乡村走红》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校将剪纸教学研究纳入学校整体教研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剪纸课堂实效性研究”、“唤马剪纸的创作如何与当地风俗民情相结合”等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美术教师、剪纸教师中积极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剪纸教学专业能力。2018年,学校还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唤马剪纸文化研究”、“品剪纸古韵,传红色文化”项目组到校开展剪纸教学调研活动。
2014年学校向广元市教科所申报了《开发剪纸艺术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市级课题,经过课题组三年多的努力,于2018年顺利结题。2019年学校申报《农村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研究——以唤马剪纸为例》、《农村学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研究——以唤马剪纸为例》两个省级课题。《农村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研究——以唤马剪纸为例》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2020年教育科研阶段成果二等奖。
二、“唤马剪纸”校本化课程建设实践取得的成绩
剪纸已经成为学生的艺术特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剪纸,主动的学习剪纸技能、技法,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95%以上的同学都能剪会刻,给他们一把剪刀、一张彩纸,静等三五分钟,一幅精美作品便能跃然眼前。近年来,学校有800多幅作品作为亚运会纪念品送给外国友人,有4件剪纸被国家博物馆收藏,18件作品入编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材,6件作品辑入《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选》。近10年来,有近40名学生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被苍溪中学、苍溪实验中学录取。
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2018年,唤马剪纸传承工作室被评为苍溪县“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8年3月30日,全国人大秘书长在苍溪调研农村工作时,学校师生现场进行了剪纸表演,得到高度评价。2018年,唤马小学被广元市教育局命名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被命名为“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元市中小学美育教育基地校”。
剪纸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品牌。近年来,学校在开展剪纸艺术校本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培训活动。十年来,学校开展剪纸艺术民间培训活动近200场次,受训者来自川内10多个市县,培训民间爱好者3000余人。发展至今,唤马剪纸已尽显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2019年学校争取资金260多万元,建成剪纸传习所,定期向社区居发开放,定期举办唤马剪纸社区培训班,在当地培养了大批的剪纸爱好者。2018年学校会同镇党委政府、县文广新局、文体旅游局等部门,经过反复研讨,形成了打造“一心”“一带”、“两片”、“四点”剪纸文化小镇的创建方案。建成了唤马剪纸广场、唤马剪纸民俗文化新村,开发了以剪纸为文化主元素的车载挂件、书签、围巾、凉扇等文创产品,深受来访者的喜爱。
三、“唤马剪纸”校本化课程建设发展建议
回首剪纸教育的发展之路,唤马小学克难攻坚、务实前行,唤马剪纸的特色化发展已经呈现出“春风拂灵境,巴蜀绽芳菲”的可喜局面。
一要进一步加强传承研究,进一步推进唤马剪纸的特色化建设,不断丰富唤马剪纸的艺术魅力,让唤马剪纸之“花”越开越艳。
二要在苍溪全县每所学校培养一名传授唤马剪纸技艺的种子教师,推广传承苍溪县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尖上的民间艺术”——唤马剪纸,进一步弘扬苍溪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