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苍溪:“党建+”汇聚教育发展澎湃动能

苍溪:“党建+”汇聚教育发展澎湃动能

日期: 2025-06-12 来源: 苍溪教育 胡静 分享:
【字体: 打印

党的建设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引领和核心支撑,为山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近年来,苍溪县委教育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贯穿于立德树人始终,紧紧抓住党的思想建设,全面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方向性问题,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运用思政教育、红色教育等资源,丰富“党建+”的内涵形式,用党的创新思想武装全县师生头脑,用党的理论浸润师生心灵,探索出了一套“党建+思政教育”“党建+人才培养”“党建+教育家精神”的创新实践模式,汇聚起了苍溪教育改革发展的澎湃动能。

“党建+思政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为师生“强心”

理想信念犹如人类精神世界的北极星,始终指引着思想进化的方向。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国家民族到社会团体,从集体组织到个体生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作用,既是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更是新征程上的精神支柱。在教育领域,这一价值理念的践行体现为将党的思想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矢志不渝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基铸魂。

用理想信念教育为师生强心,用党的思想建设为师生铸魂。县委教育工委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伟大复兴征程中考量,把“五育并举”放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去实践,把牢思政育人“总开关”,构建起“全员、全域、全程、全科、全力”的大思政教育新格局,不断丰富育人载体,拓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手段,让党的声音深入师生、滋润师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实施“党建+思政教育”,将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植师生心灵。在党建与思政融合中,县委教育工委把思政课放在首位,从县教育局党组、行政到学校教师建立起了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县教育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系统指导学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其他班子成员按时到学校开展思政教育讲座,并加强对学校负责人、教师、班主任思政教育的培训力度。

为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县教育系统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活动形式,通过全员教学大比武、“精品课堂”创新竞赛、微课比赛等形式开展赛课推优活动,构建起了“学校、学区、全县”三级竞赛机制。各学校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全县思政课重点课题,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断加强,学生持续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礼。

与此同时,县教育系统不断拓展思政教育渠道,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苍溪是红四方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区域内遗留了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为开展思政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为将思政课灵活化、灵动化,提升师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县委教育工委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育“课堂”,把“红军渡”“黄猫垭战役遗址”“苍溪好老师”“师德魅力人物”等作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师生的社会实践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变“小课堂”为“大课堂”,把思政课堂搬到苍溪红色大地上,深化了师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坚定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信念。

“党建+人才培养”优化队伍建设为教学“壮骨”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人类思想的改造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的教师更是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如何实现这一使命,培养新时代新青年?锻造一支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立足苍溪教育实际,县委教育工委坚持将党管干部原则和“一校一策”思路有机结合,将全县92所公办学校的负责人、班子成员优化选配,对已经设立党委、党总支的5所学校实现分设书记、校长,对87所设立党支部的公办学校,实现书记、校长“双岗任职”,在全县学校配齐专职副书记,学校行政班子中的副职党员全部进入党组织班子。

全县不断优化教师人才队伍培养模式,达到了示范引领的“头雁效应”。学校的党组织书记把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党支部引领学校、党员引领教师的氛围。选派全县思政课教师先后两次赴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学习。2024年,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两次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92所中小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专项培训和专业知识测试。

在“党建+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全县广大教师不仅汲取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养分,并把党的理论作为指导自身工作的指南,在教学专业领域狠下功夫,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教书,在促进自身专业拔节成长的同时,为苍溪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近年来,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培养张斌、闫书贵成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广元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仅有3人)。培养罗毅等特级教师(校长)12名、罗祥龙等正高级教师21名、张沥等省卓越校长5名、伏兴成等省市县名校长18名、曹仕辉等省市教育领军人才19名、谢卫红等省市县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869名。全县形成一支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党建+教育家精神”强化政治引领为教育“铸魂”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教育家精神”起着引领、示范、榜样作用,能够促进教师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找到信心、荣誉与尊严。县委教育工委坚持“教育强县”思路,将“教育家精神”熔铸在实现“教育强县”的道路上,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引领苍溪教育向高品质迈进的秘诀。

对此,县委教育工委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强化制度建设,让教育教学在制度的轨道上高速运行。随之,《苍溪县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规则》《强化学校书记(校长)管理“八条措施”》《苍溪县学校干部队伍管理办法》纷纷出台,落地实施,学校、学区、教育系统构建的“三级三板块”党建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为全面落实学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就必须严把师德师风“关口”,杜绝教师行为失范等情况发生。县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县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并将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晋级、绩效奖励的主要依据,同时加大教师失德失范惩治力度,逗硬落实《干部职工纪律作风“十个一律”规定》,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有了全面的制度支撑,在党建引领下,县委教育工委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引导全县广大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着力创新实施“双培养一输送”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学校管理干部,优先向党组织推荐输送优秀青年教师。仅仅三年时间,培养了入党积极分子436人,发展党员128人……数据的背后,是苍溪教育在党建引领下的成果,更是全县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坚定决心。

为了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血液,促进广大教师向榜样看齐、向先进看齐,达到以精神培育人,以精神影响人,以精神成就人的效果,县委教育工委通过扎实开展“育人阵地党旗红”“红心育匠心”等党建品牌建设,开展党员教师“三亮”“七个一”活动,开展“明师大道”比赛活动,举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师德宣讲活动,举办“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理论宣讲竞赛和评选表彰“教育世家”“感动苍溪教育十大人物”等活动,淬炼“忠诚担当、干净清爽、敬业奉献”的教育队伍,让他们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