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剑阁县杨村小学深耕专业成长路,筑梦乡村教育情

剑阁县杨村小学深耕专业成长路,筑梦乡村教育情

日期: 2025-01-13 来源: 剑阁教育 分享:
【字体: 打印

杨村小学以“办有温度的乡村教育”为理念,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教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校园氛围日益和谐,教育成果斐然。

一、构建多元研训体系,助力教师专业进阶。

(一)精准规划成长路径。杨村小学匠心独运,精心构筑起“六阶递进式”研训体系,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量身打造专属发展路径。初入校园的“新苗教师”,在青蓝工程“1 + 1 或 1 + N”的帮扶机制下,能迅速融入教学环境。具体而言,一名新教师搭配一名或者多名校内骨干教师,从稍显青涩、略带紧张的见面课起步,历经千锤百炼、反复打磨的合格课,迈向精雕细琢、渐入佳境的常规课。倘若首次见面课未达标,老师们便将通过持续地磨炼,直到能自信从容地站稳三尺讲台。“新秀教师”则借助“1 + 1”常规课与同课异构活动,精心雕琢个人教学风格,在成长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能手教师”凭借深厚的教学沉淀,登台展示研修示范课,为校内同仁呈上鲜活的学习样本。“风华教师”牵手业界专家,紧跟前沿教育理念,让自身理念始终走在教育前沿。“红烛教师”在名师引领下,持续深耕教学素养,不忘向校内年轻教师倾囊相授。“进阶教师”在“N + 1”团队助力模式中,教务处、教科室等多位不同专长教师从多元维度为其出谋划策,助力突破成长瓶颈。

(二)循环研修激发动力学校以“六阶递进式”循环研修机制为依托,运行三年来,全体教师已历经 6 轮循环,每一轮都是破茧成蝶般的蜕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稳步进步。在这套体系的有力推动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攀升,在县期末统考中,英语、语文等学科名列前茅,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们也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大放异彩,15名教师荣获市县奖励,8篇文章发表或者在县级以上交流,学校 2023 年荣获全县“目标工作考核一等奖”

二、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推动教师全面发展

(一)书香墨香润心田。踏入杨村小学,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各班精心打造的“图书角”藏书颇丰,平均每个班级藏书量超60册,文学、科普、历史等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与之相映成趣的校园“诗意碑林”,错落有致地挂着6块镌刻经典诗词的石碑,办公场所还装点着剑阁县名人大家的诗意书法作品,为师生营造出“沉浸式”阅读的小天地,润泽心灵。

学校的“书海拾贝”读书分享会每月定期开展,一学年下来,超20场知识盛宴接连不断。每次分享会,教师全员参与,大家带着近期读书的所思所悟齐聚一堂。上学期分享会数据显示,教师们累计分享读书心得超100多条,不同观点激烈碰撞,激发出诸多新颖的教学思路。

基本功训练方面,钢笔字、粉笔字练习被排入教师每周日程,一学期练习时长超50小时。得益于这份扎实投入,近期书写水平测评中,校内超90%的教师相较去年均有显著提升。校园文苑专栏更是师生的文学“秀场”,设立至今,已展示师生原创作品25余篇,其中 4篇荣登《广元市留守儿童报》,2篇刊载于《翠云廊》和《剑门关文学》,极大地点燃了全校创作热情。

(二)对外交流促提升学校还积极为教师搭建对外交流平台,鼓励教师投身送教下乡、联合教研等活动。30余人次前往广安岳池东街小学交流学习,带回“移植课”“融合课”等先进教学经验。同时,学校与周边5所兄弟学校结对,携手开展教研活动。此外,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座谈会,为青年教师成长筑牢根基。每学期一场座谈会,至今已累计开展6场次,每次平均30位青年教师参与,覆盖各学科。会前,校领导悉心收集青年教师教学、生活难题;会上,资深教师分享案例、答疑解惑。针对生活困扰,学校各部门协同帮扶,为3位生病老师排忧解难,还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极大地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归属感。

三、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增强教师归属感

(一)关爱教职工生活。学校一直将教职工的生活关怀放在重要位置,一系列暖心举措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就拿生育慰问来说,过去几年,累计为12位生育教职工送上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了杨村小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退休教师的“荣休盛典”更是别具意义。近3年,学校每学期都会为退休教师举办一场盛典,场场座无虚席。在盛典筹备期间,收集制作回忆视频素材,最终剪辑成20分钟左右的精华短片,配合饱含深情的感恩信件,以及专属定制的纪念奖杯,让每位退休教师都沉浸在尊重与荣耀之中。超90%的在职教职工反馈,这些生育慰问、荣休盛典等关怀活动,极大增强了他们身为学校一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打造心灵栖息地针对外地教师较多的情况,学校精心打造工会活动室“心灵驿站”。这里设施齐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休闲的场所,有效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使教师们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还为教师专业成长投入部分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与学术研讨会。校内每周开展1次学科组教研活动,一学期下来人均参与18次,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在体育赛事上,3名学生获个人奖项,学校获集体奖项;艺术领域,科技类竞赛里,10人斩获市级奖项,远超过往,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