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政府关于2022年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自评报告

市政府关于2022年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自评报告

日期: 2022-09-20 来源: gyzw_jyj 分享:
【字体: 打印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川教督委〔20224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照评价重点认真开展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及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建立市领导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全市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健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领导机制,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市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赴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专题党课报告等,领导干部上讲台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积极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辅导员队伍配备全面达标。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463182.035万元,同比增长3.35%。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12814.46元、同比增长4.55%,普通高中生均12879.48元、同比增长6.95%,初中生均17111.76元、同比增长2.88%,小学2021年生均14736.03元、同比增长2.52%,学前教育生均6488.65元、同比增长5.22%。严格落实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小学650/生·年,初中850/生·年,特殊教育6000/生·年,寄宿生每年生均200元;2022年普通高中公用经费补助由原700/生·年提高到1000/生·年,学前教育公用经费补助由350/生·年提高到500/生·年。

(三)紧盯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推进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并将其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内容。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利州区创建为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创建为国家级营地。市县相继出台“支持广元中学发展六条措施”及“苍中五条”“青川十条”“朝中七条”等,大力推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广元市“两核四区”职业教育集群,推进3所中职学校6个专业省级“双示范”建设,8所中职学校与成渝地区16所高校合作开展29个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2021年全市职普比为4654。加强高职院校建设,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成省级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核电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产业学院8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品项目研制和技术升级,实现产值8700万元。

(四)聚力保障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做优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制定《广元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建成义务教育“学区”33个,整合小规模学校257个,新改建兴安初中、红军小学等学校7所,新增学位8720个,有效缓解市城区学龄人口持续增加导致的大班额问题。全市3.05万余名脱贫户子女失辍学持续“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严格落实残疾儿童教育安置“一人一案”,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93%

(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统筹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探索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根据2020年底在校学生数,动态核定各县(区)和市直属学校编制,切实解决结构性缺员及编制不足问题,师生比达到国家标准。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长效机制,并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联动调整,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年度收入水平。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学党史、正师风、强师魂”专项治理行动,强化警示教育,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及典型案例以案促改工作,实施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师德失范典型定期通报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师风底线。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进校园行为,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指令性任务,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加强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队伍建设,实施市区一体化教育科研,市教科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所有学科教研员。加强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市本级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资金150万元,开展“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60%以上县(区)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市评选“广元名师”378名,组建名师工作室249个,引进省内外高职称、高学历名优教师335名,全市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省级骨干教师共计962名。

(六)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健全部门督查通报、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的实施方案》《广元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全面推行清单制管理。建立风险隐患定期研判制度,分析研判校园安全稳定形势,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指导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星级平安校园”创建,从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基础保障、安全制度机制建设、安全队伍建设和日常安全管理方面细化考核指标175项,营造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

(七)巩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加强教材建设管理。严格落实学校党组织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健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制度,全市3所高校均按照师生比例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成立全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建立由8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98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组成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专家库,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管理,深入推进“护苗2022”专项行动,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书籍发行情况和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开展专项检查,全市中小学均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落实国家、省课程计划。全面推进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工作,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3所、省级13所、市级73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均达到规定标准。

(八)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打造良好教育生态。建立广元市“双规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累计注销校外培训机构63家,转型转向202家,现存学科类11家、非学科类283家。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和常态督导,全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得到有效落实,2021年全市386所义务教育学校有序开展课后服务,服务学生超过19万人,实现课后服务“5+2”、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三个全覆盖。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行“一生一案”清单式管理。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责任,2021年市财政投入199.33万元用于改造学校照明环境,投入278.66万元用于配备可调节课桌椅。每年开展两次视力监测,实现视力电子档案与学籍同步。实施体育中考改革,强化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参测率、数据上报率均达100%,优秀率3.5%,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良好率21.5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总体合格率91.8%,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全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276424人,学校测评覆盖面达100%

(九)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持续规范办学行为。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同步招生,基本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常住人口义务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管理,坚决杜绝无计划招生、提前招生、单独组织考试招生和“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建立教育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并进行公示。按年度开展专项检查,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十条禁令”,从严追究学校乱收费责任。集中开展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平安考试目标。

二、经验做法

(一)研学实践教育形成全国示范。投入1.55亿元高标准建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研发综合实践课程40余个,开发市内外研学线路21条、实践教育课程30余个,形成以“探寻五迹”(探寻长征足迹、自然奇迹、蜀道古迹、科技发展轨迹、川北文化印迹)为主要内容的研学实践广元模式。共接待省市内外中小学生研学60万余人次、成人拓展培训8万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优秀营地”,入选教育部“十四五”支持的32家营地之一。全省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培训工作会在我市召开。

(二)产教融合广元模式逐步形成。成立旅游、农业等7个“行指委”,指导职业院校对接全市优势产业,牵头组建旅游、现代农业等产教联盟7个,成立剑门豆腐、朝天核桃等产业研究院5个,广元味道、家政护工产业技能培训中心2个,为地方产业提供产品研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服务。广元产教融合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教育厅的充分认可,被纳入省级重大改革项目。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管理特色明显。开展“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美丽乡村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首家发起“农村小微学校联盟”,11省(市)260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加入联盟,共享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中央电视台(6次)、人民日报(5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持续深入报道,相关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

(四)校园食品安全“五色”管理成效突出。推进学校食品安全“红色护网、蓝色护伞、绿色食材、黄色防线、白色屏障”“五色”管理模式,全市连续15年未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故,被评为全省“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突出单位”。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现场会将于今年10月在我市召开。

三、实地督导履行教育职责存在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根据2021年省政府政府教育督导委督导我市履行教育职责实地评价反馈问题,我市制定了《2021年履行教育职责实地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反馈我市7方面23个问题中的17个已整改到位,其余6个问题持续整改并于2025年前全面完成。

(一)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仍有薄弱环节问题。印发《关于开展民办学校党建相关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补短提质“百日攻坚”行动,推动问题整改清零,剑门关天立学校、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学校章程。加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川北幼专公开考核招聘引进专职思政课教师5名,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26人,达到1:350要求。建立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畅通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晋升通道。

(二)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建立教育投入定期会商研判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教育支出各项政策,规范教育经费使用管理。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463182万元,同比增长3.35%2021年各级教育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达到幼儿园6488元、普通小学14736元、普通初中17111元、普通高中12879元、中职学校12814元、普通高校12671元,年均增幅分别为5.22%2.51%2.88%6.95%4.55%10.32%。严格落实《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将教育费附加作为用于教育事业专项资金,统一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利州区2021年将人员经费3093.89万元、项目经费5484.55万元、公用经费367.51万元通过财政大平台全部支付,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对公办幼儿园编制重新核定,招考幼儿园教师14名。剑阁县于202112月足额拨付年度应拨资金4926万元,补齐补足2020年幼儿及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提标部分269.37万元,并按学校项目实施和竣工审计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已将2022年幼儿及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按省定批复标准纳入预算编制方案。

(三)统筹推动教育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不够问题。加快幼儿园新建项目建设,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园11所,利州区东坝幼儿园20227月完工,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纳入规划。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出台《关于印发广元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指导县(区)按照标准科学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0.3%,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为4654。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程,制订《广元市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工作方案》,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综合满意度。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2021年全市学前教育投入31200万元,新改扩建公办园11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6.56%。利州区小区配套园转普惠园11所增加学位2370个,转公办园3所增加学位630个,新建公办园3所增加学位750个,改扩建幼儿园1所增加学位120个,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7%。刚性执行招生计划,学校招生纳入“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学籍系统和招生系统规范中小学校招生,确保起始年级不新增大班额。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在市城区规划教育用地300余亩,新建兴安初中、红军小学新增学位3420个,全面启动育才学校、081中学小学部异地新建项目,有效缓解市城区大班额问题。利州区宝轮一小扩建项目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利州中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底开工建设。剑阁县安排专项资金29.8万元对龙源育才学校实施学生宿舍进行改造,今年1月已全部投入使用。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制定《广元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调控工作方案》,逐年推动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县(区)占比控制在15%以内的治理任务。

(五)教师队伍建设有短板问题。认真落实“两教一保”和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附属幼儿园增聘3名保育员,达到“两教一保”要求。强化编制保障和使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常态化交流轮岗机制,通过“县管校聘”、集团化办学、学区(乡镇)内走教等方式,解决如朝天区转斗中心校等小规模学校师生比偏高、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科学设置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规模,采取“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方式探索推进人员总量管理,支持学校充分使用现有事业编制补充人员,实行满编运行。

(六)“双减”工作推进不力问题。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建立由分管教育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为双召集人、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广元市“双规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双减双规范”工作。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巡查,督促问题整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注销63家,利州区金之道培训机构已停止办学并注销,对树波教育、凤凰英语、精英教育等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完成整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一校一案”制定实施方案,“一校一策”实施校本课程,“一生一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提高课后服务项目丰富性。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有序开展课后服务,服务学生超过19万人。

(七)部分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问题。联合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治理,督促广元天立国际学校整改预收费用行为,并按政策规定开展招生工作,落实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学校自编教辅资料审核与管理,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书籍发行情况和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广元天立学校停止编印和使用自编教辅资料,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完善校园安防设施设备,相关学校全部整改到位,全市学校6个“百分之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开展全市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强食堂采购员、库管员业务培训,昭化区元坝镇第一小学食堂完善设施,食材采购索票索证做到应索尽索、数量齐全、票证规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学前教育发展不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任务艰巨。公办幼儿园占比较小,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分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办园教师编制不足,与国家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示范县(区)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占地较小,学校布局不能满足城区学龄人口入学需要,城乡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二)优质高中教育尚不能满足社会群众需求。县(区)高中教育较为薄弱,缺少品牌,优质生源流失问题仍然存在,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有待提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三)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受区位、经济等因素制约,我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大多为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引进教师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新进教师中女性占比达80%,城乡学校师资不均衡,教师激励机制、人才竞争机制还不健全。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推动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实施学前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加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力度,建立完善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拓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渠道,到2025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0所,建设学前教育优质示范园100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0%以上。统筹优化城乡教育布局,深入推进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动2025年朝天区、旺苍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

(二)实施教育提质工程,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计划,做好优质生源稳控,指导高中学校分类、特色、错位、优质发展,精心打造7所优质高中教育集群学校。实施职教达标工程,突出职教“升学、就业”并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对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构筑川陕甘结合部职业教育高地。

(三)深入实施“四名工程”,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主题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水平。深入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名教育集团”工程建设,探索高中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25年动态推评“广元名师”500名、“名校长”30名、“名学校”30所、“名教育集团”20个。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22914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